日語學習中比較讓人頭疼的是“聽力”。“聽不懂”對語言交流能力的影響極其巨大,最顯著的就是口語。
日語學習中“自稱口語不好”的學生,至少有80%的人,并不是說不出來,也不是說的不對,而是“聽不懂對方問的是什么”。這就像作文題目看不懂,即使學富五車,也寫不出來。
想練出好的聽力,需要滿足以下條件:
1 足夠的聽力詞匯
在聽力中能聽出來的單詞的匯總,目前詞匯量測試普遍只能測出“閱讀詞匯”。
雖然閱讀詞匯對聽力詞匯沒有直接幫助,但如果方法正確,轉化成聽力詞匯很快。
閱讀詞匯在記憶階段,轉換聽力詞匯的方法,
2 扎實的語法
聽不懂的時候,先看聽力文本,排除生詞和陌生表達。
如果此時看都看不懂,說明語法有問題,理解不了句子。
這個階段必須把語法搞扎實,因為外語學習者不可能聽懂自己看不懂的材料,此時針對聽力強行訓練無意義。
3 夠快的聽力反應速度
聽不懂,但文本能流暢看懂,語速放慢也能聽懂。
那么就是聽力反應速度不夠快。歸根結底是對這門語言的聽力頻率適應不夠。
很多人有一種誤區:多聽就能適應語速。
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,沒有哪個學生光靠堆量,練就了聽力反應速度。
所以學日語,都是把“知識面、單詞、語法”的基礎打好后,死磕一篇材料,60小時之內,把聽力練到“知識面、詞匯、語法范圍內,都能聽懂”的程度。